2014年8月,第一次去馬來西亞檳城時, 令我一見鍾情的不是 Asam LAKSA、炒果條、 福建麵…
是 Baba Nyonya 峇峇娘惹文化
( 混合了東方傳統和西方美學的生活文化)
公元1405年 明永樂三年,有一大批中國船員跟隨鄭和展開一場海上絲綢之路,但有些人沒有返國,選擇當異國新郎和當地馬來族 (也被稱呼為巫族) 女子通婚。
他們生下的孩子, 男孩就叫峇峇(Baba), 女孩就叫娘惹( Nyonya), 華巫“混血文化”就是這樣誔生!
從小我就已經對中西文化結合,移民歷史非常感興趣。 可能由於我特殊的背景 , 在香港97回歸前, 我還在媽媽的肚子內, 已經跟著父母移民到澳大利亞。
出世後又回港和去英國留學。
所以現在去旅行都很喜歡看到不同民族的結合: 飲食文化、服裝、建築設計 等等
你好,看到你穿的娘惹服装好漂亮,峇峇娘惹是一群从清朝时期移民自中国的贵族,来到南洋经商并定居当地,峇峇娘惹是翻译自福建话老板和老板娘的意思,并非华裔与马来女子通婚,真正的历史并非源自书本上,而是峇峇娘惹口述相传。峇峇娘惹注重祭拜祖先,天公,吃猪肉。而且我们身边娘惹后代都是华裔血统并非混血。书上看历史就像日本改写大战的历史。峇峇娘惹服妆首饰刺绣雕刻都是来自清朝花纹图案。谢谢你喜欢娘惹文化。不好意思,我只是想把真确的历史相传下去。
Hi Toh Junn Lian, 多謝你的留言,如有機會,我想聽你身邊娘惹后代分享幾多口述歷史故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