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個國家 ,有三大民族,有時像印度,有時像中國或印尼
來自香港的我,其實本身很少接觸馬來西亞的歷史
在旅途中結交了很多馬來西亞華人,他們都推薦我一定要去檳城,
「那裡有更多華人,但他們不一定會說廣東話,大部分人都會說福建話! 」
「檳城的食物很好吃! 有時候一到星期六日,我們一家都會開車去檳城吃飯! 」
於是在大馬的第8天,我花了5個小時,從吉隆坡 ( Kuala Lumpur) 坐車去一個古城- 檳城喬治城 (Penang, George Town)。當時的我只剛發現原來在大馬華人是只占有 23 % ,印度人更少,只有7% (可算是少數民族嗎?) ,而信奉伊斯蘭教的馬拉人占最多。
我對這數㯫感到驚訝是因為吉隆坡四處都是華人,感覺馬拉人比較少,所以我一直以為華人會占大馬人口一半。但其實每一個城市都會有華人區,而大多數華人都住在在繁忙的市中心,而馬拉人就分散到大馬的四方八面,特別是海邊,鄉村地區,過簡單的農民生活。而我初到大馬時,常出入市中心和華人餐館。
所以在大馬旅遊,每天都學到新事物,而我特別對海外華僑感興趣。
古語有云:「 讀萬卷書 , 不如行萬里路 」
但其實行萬里路後,一定要再讀萬卷書!
才能深入理解旅遊時的所見所聞,否則只會是走馬看花,我也是怕忘記旅遊時學到的知識,所以開始了網誌。
今次要特別記錄一個位於檳城喬治城的華麗大宅,名叫 僑生博物館 Pinang Peranakan Mansion
因為這個博物館/大宅,我學會原來大馬除了有馬來人、華人、印度人、土著 ( 大多數在Sarawak和Sabah),還有一個特殊族群叫做峇峇娘惹(馬來語:Baba Nyonya或者Peranakan),又稱土生華人或海峽華人。
Pingback: 當一天小娘惹 Nyonya Kebaya – Lai Garling 黎嘉玲